2018年底互联网寒冬尚未远去,从业者集体的流量焦虑却达到了顶峰。
大环境寒冬之下,从2017年左右开始,不少人都把增长黑客的理论奉为圣经,下沉、裂变、社群运营、低成本增长成了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甚至连刚毕业的大学生求职的时候都能煞有介事的和你聊一聊社交电商的运营模式和互联网裂变方法论。
增长黑客的理论在2010年被提出:
核心理论就是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精细挖掘,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从而实现用户数量爆炸性增长,如“被黑客操纵”一般神奇。
但是增长黑客的理论是否完全适应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企业,人人都在做、都深信不疑的是不是一定就是对的?是小心求证还是被大环境裹挟被迫走上裂变之路?确实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
一、一切从企业和服务差异说起:
现在营销部门的核心大部分逐渐的开始往用户体验方面转移,越来越的人明白了产品团队不仅仅是销售部门,而是重视对用户的有效管理从而促进用户的增长,这也是增长黑客大行其道的基础。
但是外来理论和“国情”之间并不会完全适应,首先,企业内是否有足够的数据作为支撑?其次,数据是否真实?
其次,着重获取新用户但是遗忘了激活和留存有效用户。
现在很多公司的架构模式产品和市场部门仍然相对是分离的,两个部门之间在职权上处于平级状态,往往因为谁先谁后出现矛盾,更别提同心同德配合增长了。
增长黑客的理论在于改变传统企业结构重新划分建立增长团队。而国内一些企业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把营销团队或者运营团队改了个名字,增长任务交给他们。本质没变,名字变了,流量焦虑来了。
遥想此前某顺风车前总经理人为吸引车主入驻增加用户体量,要为顺风车融入社交属性,坦言顺风车让私家车成为一个办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是一个非常sexy的场景。
当然,后来的惨剧大家都知道了。
二、不做增长是不是就一定不能活?
这是个商业模式的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打造小而美的个性化产品?
因为人都是愿意为自己的价值观付出高溢价的,古话说得好,千金难买心头想。精品店和爆款之间的取舍衡量值得思考。
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才是根本,数据增长只是手段,总量做不起来就做高客单价。所以不增长和不盈利是两回事,高客单价产品属性注定就不会面向大众,抓住少量死忠粉就足够了,让大量的低质量流量进来只能让原有的粉丝逃离。
三、增长黑客的理论是不是错误的?
有多少人真的会相信天上掉馅饼?
可笑的是,相信“0成本获客”的人还真不少。增长黑客理论的成本在于产品开发、用户需求调研,在于对数据颗粒的精细化研磨,只是最后将这部分成本进行转嫁了。
拿视频网站举例,从产品开发方面,需要获得更多优质的视频内容,要么去买,要么自制,优酷、爱奇艺的自制综艺还少吗?这些都是成本。
用用户需求来说,用户都不喜欢看广告,那么广告收益就没有了,也是成本。而视频网站开设会员付费制度,能追最新的剧,能跳过广告,将这些成本转嫁到会员身上,完美解决了成本问题。
而付费会员越来越多,体现了服务的稀缺性。这个稀缺就是“二分法”——要么不充值,继续忍受;要么充值,体验爽。什么叫稀缺?就是能被选择的选项越来越少,但不是0。1个叫垄断,2个叫寡头,3个以上就叫竞争了。
所以,“0成本获客”只是YY的想法,根本不是增长黑洞理论,降低获客成本才是精髓。
发现降低获客成本的具体方式,由精细化用户数据来提供,然后由营销来验证是否可行,是否可复制放大?精细化用户数据不是从新增用户处得来,而是存量用户,想尽办法去激活他们的消费行为来研磨数据颗粒。增长黑洞压根谈的就不是增长,而是激活。只是有些营销人看见“增长”两个字,就解读成“新客户”的含义了,而激活老用户,靠的就是营销策略和手段了。
总结一下:
- 比起增量市场,存量市场更重要。不增长也可以获利。
- 对待外来理论要学会变成中国特色的增长理论和方法论
- 人口红利消失是事实,需要靠技术红利、策略红利等来进行置换。
- 打造产品的稀缺性,如果不能,就拼服务态度,态度没有上限和下限。
- 数据的意义在于指导行动,而不是行动的目标和结果。
最后,像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要往前走,就得先忘掉过去,这就是跑的用意。”忘记因为焦虑而产生的错误思维,该做营销就做营销,该做品牌就去做品牌。
文章评论 (0)